News
Contact Us
昂揚速才高考培訓學校
地址:重慶市沙坪壩區(qū)楊梨路150號新福地產(chǎn)業(yè)9號樓/重慶市沙坪壩區(qū)景和路18號
電話:023-65617666 / 15123052016
今天小編給同學們分享語用模塊的“一詞多義”專項練習(第三期),這類題在最近模考中實在是太高頻了,同學們可以練起來喔。
【往期回顧】
——第一套——
1.【山東省淄博市2023-2024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】閱讀下面文字,完成小題。
但是如果你能改用耳朵欣賞,傾聽雪的聲音的話,那你就會陶醉其中。
下列句子中的“你”與文中加點的“你”,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(3分)
A.“你的骨頭癢了么?”王胡也站起來,披上衣服說。(《阿Q正傳》)
B.這是為你,靜靜地睡著的大堰河所不知道的?。。ā洞笱吆印业谋D贰罚?/p>
C.爺爺,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呢?(《邊城》)
D.如果不是有人把鐵軌鋪進深山,你怎么也不會發(fā)現(xiàn)臺兒溝這個小村。(《哦,香雪》)
——第二套——
2.【江蘇省揚州市2023-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】閱讀下面文字,完成小題。
小時候起,門前頭的柏樹坪就有一條穿于其中的羊腸小路,路面是一節(jié)節(jié)兒被腳板磨光了的青石頭夾雜著一坨坨兒被踩瓷實了的紅泥土,起起伏伏連著坑坑洼洼,像一條死掉的巨蚯蚓。
下列句子中的“就”和“小時候起,門前頭的柏樹坪就有一條穿于其中的羊腸小路”中的“就”,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 (3分)
A.和鐘揚外向熱情的性格相比,他的妻子就顯得內(nèi)向了許多。
B.英國國旗就要降下,中國國旗將飄揚于香港上空。
C.當追捕的差役剛到寺門之前,他就“坐化”了。
D.遇到患氣管炎的顧客,他就介紹買冰糖。
——第三套——
3.【湖南省名校聯(lián)考聯(lián)合體2024屆高三第三次聯(lián)考】閱讀下面文字,完成小題。
杭州的飛來峰不過是一座石灰?guī)r侵蝕殘留的孤峰而已,只因它們外形奇特,從地面上突兀而起,與周圍環(huán)境格格不入,因此被冠以飛來峰之名。
下列各項中的“不過”與文中的加點詞語“不過”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(3分)
A.他去是去了,不過沒有見到他想要見的人。
B.看了你的表現(xiàn)后,感覺水平也不過如此嘛。
C.在月下看這兩個字,實在是寫得美麗不過。
D.病人精神還不錯,不過胃口不太好。
——第四套——
4.【湖南省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(lián)考(一模)】閱讀下面文字,完成小題。
而屈原,他那純潔無瑕的貴族血統(tǒng)與心性使他無法面對失敗。
下列句子中的“使”與文中加粗的“使”,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(3分)
A.國家干部要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(quán)力。
B.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。
C.我說:這怕難罷,譬如使慣了刀的,這回要他耍棍,這怎么能行呢?
D.慘象,已使我目不忍視了;流言,猶使我耳不忍聞。
——第五套——
5.【廣東省韶關(guān)市2024屆高三二?!块喿x下面文字,完成小題。
汕尾漁歌來自海上生活的疍民。開門見水色,閉戶聞濤聲,疍家人彼此的交流主要通過歌聲,他們用歌聲互通信息,表達情意,驅(qū)散寂寞,激勵精神。情有所感,心有所動,迎風踏浪間,且吟且頌,發(fā)聲成歌,正所謂“來航去舶,擢歌相聞”。久而久之,漁歌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達。
下列句子中的“所謂”與文中加點的“所謂”,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(3分)
A. 詩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,所謂感受,就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。
B. 他講了很多,但我聽后卻感到不知所謂,不明白他想說什么。
C. 譬如他的親事山我們倒替他干著急,他自己卻好像無所謂。
D. 而此后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(diào),尤使我覺得悲哀。
——參考解析——
1.D 【解析】原文泛指,表示任何人。A.特指,指的是阿Q。B.特指,說的是大堰河。C.特指,說的是爺爺。D.表示泛指,表示所有人。
2.C【解析】例句中的“就”是副詞,表示已經(jīng)完成。A.連詞,表示轉(zhuǎn)折;B.就,副詞,“即將進行”;C.就,副詞,已經(jīng)完成。D.就,連詞,表示緊隨前一個行為。
3.B【解析】文中的“不過”為副詞,意為“僅僅”。A.連詞,表轉(zhuǎn)折,意為“只是”。B.副詞,意為“僅僅”。C.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節(jié)形容詞后面,表示程度最高。D.連詞,表轉(zhuǎn)折,意為“只是”。
4.D【解析】A項的“使”意為:行使。B項的“使”意為:出使。C項的“使”為“使用”義。D項的“使”為“使令”義,與原句同。
5.A【解析】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。
文中加點的“所謂”意思是所說的,用于對“疍家人彼此的交流主要通過歌聲”的復說、引證等。
A.所說的,用于復說、引證等。B.所說的意思;意旨。常用于句末。
C.無所謂:不足道;不在乎。D.謂某些人所說的。含不承認之意。